第十七章被想唸的方有為

-

方有為的爹方雲山,和方雲平是一個太爺爺的堂兄弟,所以方有為算是他的遠房堂侄。

方雲山從小就喜歡習武,拜了一個縣裡鏢局的鏢師學武,後來他師傅走鏢的時候,死在了護鏢的路上。

這讓方雲山認識到了外麵世界的危險,他學的這點兒武藝根本就算不上什麼,連保命都不行。

之後他就回到了方家村。

可能是覺得自己出去闖蕩一場,冇有出人頭地,反而灰溜溜的回來了。所以就直接住到了山上,以打獵為生。

還是後來娶了媳婦兒,有了兒子,這才下山來,獨門獨戶的在山腳定居。

方雲平和他們家走的不算近,因為方雲山從小就出去學武,回來又住在山上。

到方有為五歲才搬下山,之後跟族人之間走的也不勤,直到前年得了風寒去世。

但是畢竟都是同族的,在一個村住著多少也有個關照。

冇想到這次逃出來,他們竟然給走散了。

說實在的,方有為如果在的話,他會省心不少。

至少他家在山上住過,又是打獵的一把好手,對野外的瞭解比他們清楚,對野獸的習性也瞭如指掌。

可以教村人怎麼避過野獸的攻擊,也就不用住在這個土坡上,可以住在對麵的山林裡。

方家村有100多號人,老弱婦孺占了一多半,所以方雲平纔不敢住在那邊,直接找了這個像孤島一樣的小土坡。

畢竟四麵環水安全一些,以前他覺得還是種地,或者是讀書纔有用處,現在才發現,習得一身武藝,有個打獵的本事,在這種時候更加重要。

他們這幫人啊,當年就會看著人家打回來的獵物流口水,怎麼就冇想著去學一學呢?

到現在連個野雞野兔都抓不著,陷阱不會挖,套子也不會下。

他弟弟方雲安家的方有福倒是跟有為學過,當時有福看著有為經常打到獵物換錢,隔三差五的就吃一回肉,眼饞的很。

結果學會了下套子以後,方雲安媳婦怕兒子上山遇到危險,死活不讓去山上,這不管是什麼手藝,老不乾也容易忘。更何況方有福那個榆木腦袋,估計開始就冇有記清楚。

真的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。

……

方家村這邊對他的想念,方有為當然不知道。

他現在正忙著給驢做套車用的肩套呢!有了這個,等著水位退下去,就可以把板車架到驢身上了。

這個肩套,他是模仿著拉牛車的牛用的肩套做的。

畢竟他也冇有見過驢車上麵用的是什麼樣的,不過想來應該大同小異。

做出來試了幾次,就在修修改改了好幾次後,終於成功了。

方有為把它固定在車轅上,再把車轅駕到驢身上。試了試還行,很結實。在坡上走了一個來回也挺穩的。

試完把驢卸下來,又拴在了樹上,方誌遠和佳音去附近,拔了些新長出來的嫩草回來,餵給驢吃。

那驢看看草又看了看佳音,在佳音肯定的眼神中,乖乖的把草都吃了。

方誌遠見它一下子就吃完,高興的又跑去拔了些回來,他遞到驢嘴邊,結果驢看都不看一眼。

方誌遠眨眨眼,看向佳音,疑惑的問道:「它怎麼不吃我的?這草跟剛纔是一樣的。」

佳音用意念問道:你怎麼不吃了?

就聽驢在腦中回道:你們拔的都是白三葉草的幼苗,我吃了會漲肚子,不舒服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