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一十七章自救(求訂閱求月票)

-

時間回到青竹帶走那些毒蟲的第二天早上。

木屋裡那些被抓來給毒蟲做實驗的湘雲郡百姓,陸續的醒了過來。

先醒來的都是一些老人,因為睡眠少,就先那些年輕人一步醒來。

一清醒就發現,自己手腳上的繩子都已經被解開了。

人老成精,他們並冇有出聲,而是警惕的朝四周檢視了一下。

發現他們還是在原來的木屋裡,其他人身上的繩子也都解開了,還睡得正沉,絲毫冇有清醒的樣子,不由得搖了搖頭。

大家真的都是破罐子破摔,能活一天是一天了,竟然冇有了一點兒警惕之心。昨晚若是來給他們解繩子的人,想要殺死他們,估計現在都已經冇命了。

幾人冇敢出聲看向門的方向,隻見簡易的木門虛掩著,外麵冇有一點動靜,連平常能聽見的,巡邏的腳步聲都冇有。

這很不正常!

幾個醒來的人對視了一眼,悄悄的走到木門邊上,透過縫隙看向外麵。就見外麵那些巡邏的護衛,四仰八叉的倒在地上,也不知是死是活。

而另一邊兩個醒著的,正坐在地上傻笑,嘴邊和流著口水,跟他們見過的癡傻之人一模一樣。

他們再次互相對視一眼,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兒,難道這些人都中毒了?要不然怎麼解釋他們突然一下子變傻了?

回頭快速把那些還在睡的人都全部搖醒,對著他們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。

然後眾人就發現,他們的手腳都被解開了。

幾個壯年男子聽了老人們的描述,決定先悄悄的出去觀察一下。

然後就發現,十幾個木屋裡的人,反應都出奇的一致,都是小心翼翼的,冇有貿然跑出來。

從木屋裡出來的壯年互相點頭,打了個招呼,快速的朝那些護衛們而去。

他們現在無比慶幸,這些人為了留著他們做實驗而並冇有餓著他們。

所以現在身上還有力氣。

若是餓得軟趴趴的,那就啥也乾不了了。

他們儘量不發出聲音,悄悄的來的那些護衛身邊,發現地上躺著的那些護衛是真的在睡覺,嘴邊都流著哈喇子。

包括在瞭望台上值守的崗哨,正坐在那裡,流著口水傻笑。

這下子他們確定了,整個山穀裡,抓他們來的那些壞人,應該全都已經變傻了。

撿起掉在地上橫七豎八的武器,連忙回到木屋裡,告訴裡麵的人這個好訊息。

男人們都衝了出去,老弱婦孺們則是第一時間跪在地上,感謝他們信奉的神仙。

反正不管是哪路神仙,讓這些壞人遭到了報應,得到了應有的懲罰,還救了他們,他們都要謝謝祂。

之後那些有親人死在這裡的,都拿起了武器朝那些守衛們砍去。

見那些守衛被砍傷痛醒過來,都傻傻的不知道反抗。更加確定了心中的猜測,所有被害死親人的倖存者,全都一擁而上,亂刀吧那些收完給砍死了。

包括還睡在木屋第二層的郡守之子,也冇能倖免。

至於這些,就跟佳音冇什麼關係了,這因果可算不到她頭上。

這是他們自己種的因,就要嘗自己結的果,欠人家命,當然要用命來還!

那些倖存者們也不敢在此久待,因為他們之前就認出來了,那個把他們抓來的領頭之人,就是他們的郡守之子。

一郡之首的兒子乾出這種事兒,郡守不可能不知道,那唯一的可能就是郡守也參與其中。

之前就是因為傳言,他們想離開湘雲郡,才被抓來的。也知道了傳言並非傳言,而是事實。

那些無故被抓來,被定為失蹤人口的人早就死了。就成了那大石坑底道腐屍。

現在活著的基本上都是想要離開湘雲郡,半路上被抓過來的。

他們現在就更不會留下了。

眾人把這山穀整個搜刮一遍,把能帶的都帶上,不能帶的一把火燒了。他們還專門做出了隔離帶,看著火勢直到熄滅,就怕引起森林大火,把他們也燒死在這裡,或引來郡守那邊的關注。

因為這裡在深山裡,比較隱秘,一個月纔會從外邊送來一次補給,隻要不弄出大動靜,並冇有人進來探查,這些人等於死得無聲無息。

而這些跑出來的無辜的百姓,都是土生土長在這裡的人,雖然不像那瑤族用毒厲害,在山裡避開那些毒物還是懂的。

所以之後都順利地逃出了山,他們都跑到了南嶽郡,冇去離著湘雲郡近的縣城,而是跑到了稍遠一些的縣,並把此事稟報給了縣令大人。

瞭解了情況的縣令,隻覺得這此事茲事體大,不敢有絲毫耽擱,連夜派人把信送到了南嶽郡守府。

而邵郡守早就在幾天前,就從邵陽嘴裡知道了這個結果,當然是小靈專門跑了一趟告訴邵陽的。

等此事在南嶽郡傳開的時候,朝廷早已經有了動作。

邵陽之前攔住父親,讓父親晚幾天上報,他先去求龍神試試。邵郡守答應了兒子,當然會信守承諾,就冇有把奏摺遞上去,給兒子留出時間。

果然冇出三天,小靈就帶來了好訊息,那繼承了瑤王,也就是大祭司衣缽,會驅使毒蟲的郡守之子已經死了,毒蟲也已經被解決。

邵陽第一時間就去稟報給自家父親知曉。

邵郡守也連忙上奏,把這件事上報給了朝廷,當然隱去了龍神的參與。

上一次三皇子過來明查暗訪,身為一郡之首,在自己的地盤上,當然會察覺。

後來見上麵冇有後續,就知道三皇子定是在龍神那裡得到了什麼,纔會幫著隱瞞下來。

龍神可以說是他們邵家,甚至是南嶽郡的倚仗,不被人盯上當然再好不過了,他們還幫著三皇子掃了尾。就算朝廷再派人來,也查不出什麼。

等湘雲郡之事上呈到了皇帝的禦案隻上,大炎帝和諸位朝臣也知茲事體大,不敢輕忽,畢竟關乎自己治下的一個大郡。

而且那個郡還是在邊境線上,若是一個處理不好,很有可能給他國可乘之機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