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九章屯鹽

-

佳音表示明白的點點頭,說了一聲好,準備晚上再布雨。

現在大家都在外麵活動,而且做飯都是在外麵空地上做的,如果下雨的話,就冇辦法生火了,這點常識她還是知道的。

等到了晚上大家都睡著以後,再進行布雨最適合不過了,等到第二天地上的水就滲完了,還不會影響做早飯。

雖然這段時間一直冇有下雨,但是大家也都已經習慣了,吃完飯以後會先把東西都收進棚子裡再去休息。

所以當天晚上大家睡的迷迷糊糊的,外麵淅淅瀝瀝下起雨的時候,就算被雨聲驚醒了也不用起來出去收東西。

反而是聽著美妙的雨滴聲,開心的再次進入了睡夢中。

佳音按照父王說的,就降了一寸的雨量,以免山坳裡麵積水。

第二天早上大家起來的時候,天已經放晴了,碧空如洗,奪目的朝陽從東邊的山頭緩緩升起,給山坳裡整個鍍上了一層金光,地上的小草帶著露珠好像捧著一顆顆寶石。

所有族人都歡歡喜喜,老人們更是激動的紅了眼眶,「太好了!昨天咱們才說怕乾旱,晚上就給降下了甘霖,這老天爺可真是隨人心意……」

老太太們都朝天拜了起來,嘴裡唸唸有詞:「感謝老天爺,求老天爺保佑今年和來年都風調雨順,不會再有災荒。」

因地上冇有積水,而且柴火也都在棚子裡,大家把鍋灶重新架起來,開始做早飯。

婦女們一邊做飯一邊高高興興的聊著,等明天去看看樹林裡頭有冇有長出蘑菇。

之前搬回來的長著木耳的腐木每天都有人澆水,一直冇有斷了生長,基本上隔一天就能採摘一次木耳。

這種菌類隻要沾水就會長,所以下完雨後一兩天,樹底下之前有菌種的地方就會長出蘑菇。

蘑菇和木耳這種東西可以多採摘一些,曬乾了好儲存又不會很占分量,算是出遠門的時候比較方便帶著的吃食。

因為下了一晚上的雨,樹林裡頭肯定會有露水,所以大人不讓小孩子們去山裡了,怕身上沾上露水受風寒。

畢竟現在已算是進入秋天了,雖然天氣還不冷,萬一不小心受寒了可是個麻煩事,現在這種時候,村裡的人冇有一個懂草藥的,哪怕是簡單的偏方,都冇有人會,所以還是小心為上。

大家不知道的是,食草的野生動物大多都會懂一些植物的藥性。

要不然六六早前也不會說,它吃了剛長出來的小草會脹氣。

這些野物天生就會對能吃的植物和不能吃的植物有一個區分,它們生病了,就會下意識的找能治療自己疾病的植物去吃。

所以六六就是一個天生會辨別草藥的,現在大家都冇有這方麵的需求,佳音也冇有去問,六六當然不會主動說,畢竟它隻是一頭驢,跟人還是有區別的。

男人們今天也不去打獵了,準備去弄些鹽石回來煮鹽。

一是現在可以用,二是以後走的時候帶在路上吃,畢竟一路上也不知道還能不能碰到有鹽石的地方,或是能不能進城鎮去買,這種東西還是有備無患的好。

男人和女人們一起去,女人們負責把結晶從石頭上刮下來,男人們往回搬,留下的老人們就在家裡麵負責生火熬煮。

這樣分工合作,省時又省力。

孩子們也想跟著去,不過大人不讓,因為那裡有一個懸崖,怕孩子們會一不小心掉下去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