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七章 青花瓷上市

-

忙碌的日子過得飛快,當預售時訂貨的,第一批青花瓷送回京城時,已經是蠶月了。

雖說之前,預售那陣子,青花瓷被炒得很是火熱,但那全是樣品來著,而且見過的人還是少數。

多寶閣為期兩天展覽一過,這些青花瓷樣品就給全搬進皇宮了。人家夏洪棣說了,他也不嫌棄這是樣品,就不占用那些預定名額了,能讓訂貨的人能少一份遺憾。

所以,隻有這會兒勳貴們拿到實物後,這種雅緻的青花瓷才被傳播開來,有些甚至還為其開了數次鑒賞會,邀請親朋好友來圍觀。

與大夏的白瓷和黑瓷大有不同:

青花瓷,瓷質細白如雪玉,勝堪和氏壁,如月光般淨白。

質感薄如紙,柔美清淨。

青花色澤,生輝溢彩,韻味渲染飄逸。

圖案潔淨素雅、裝飾雅俗共賞。

融色勝似江南水墨山水,體態透澈玲瓏猶如佳人婷立。

喜好文墨的勳貴們,書房裏,迫不及待的換上了:青花飛蝠紋筆筒、青花梅雀紋爐、青花魚戲蓮葉大肚小口畫缸。

青花瓷茶壺到茶盞,需求量最大,造型也最多。

連小孩子這個群體都考慮到了,那些小碗小碟的,圖案從花卉植物到動物和娃娃,趣味盎然!

除了餐具,小姑娘們冇有不稀罕,大肚子動物造型的存錢罐和套娃的,蛐蛐罐也是男娃的愛。

尤其是,青花瓷飾品橫空出世後,從九十歲的老封君到十歲的小姑娘,都能找到合適的佩戴。

青花瓷的這種顏色,用現代話來說,就是很有高級感。

無論是做成耳墜、扇墜,壓裙子的禁步,還是與珍珠搭配做成項鏈,手鏈,都能讓佩戴之人顯得無比的清雅,金和銀與之都能搭。

流行嘛,就是這些頭部用戶給炒起來的,你有,我也要有!

頭批的飾品數量還冇那麽多,可讓首批佩戴者大出了一把風頭。

可惜就是錯過了春宴相看那一波,不過,送給給自己相看好,定下的兒媳婦,也是極好的禮物。

見過的人越多,想買的就更不少了。

可是,據說今年和明年的貨都被定空了,隻能等下半年,商戶們的貨到了再溢價購買了。

京城大戶人家在說親的姑娘,嫁妝單子都指明,陪嫁的瓷器要換成青花瓷,她們可不能被其他小姐妹給比下去了。

商戶們摩拳擦掌,他們焦急的期盼著,等他們的訂單貨品簽收後,要賣去江南這等富庶地,正好讓京城的這波熱度發酵一下。

青花瓷的名氣越大,忠勤伯被提及的就越多,除了他這手製瓷賣瓷的好手段。還有由他規劃設計,並正在建的東城,據說修好後的房子,估計是要賣出天價的。

據住南門口的那些低階京官夫人們說,這南門的房子簡直是太好住了,冬天的熱炕就不說了,這會京城有點家產的人家都盤了炕。

馬桶和淋浴讓這群人都誇上了天,說是家裏的老人們覺得上個茅房都享福了,誰冇個老了,腿腳不便利的時候呢?

還有那灶房裏麵,這白色的瓷磚一貼,可不要太好打掃了,做飯的人,心情都好得不得了。

水泥地又平整又好打掃,從家門口到馬路上,全是水泥路,下雨天都不會臟鞋。

而這些據說還是低配版的,在東城這片,水泥和瓷磚還有更高級更複雜的用法,這些隨著工地上的人做工回家後,傳播了開來。

讓一部分早就聽說,但還在觀望的富商,都忍不住心動了,他們不差錢啊,家裏的房子,無論後麵怎樣改造,也和這些不配套不是?

眼看著忠勤伯府這

個泥腿子一天天的蹦躂,上聖皇太後的精力卻越來越不濟,想著自己還有更重要的事兒要辦,隻能忍下不提。

徐夢娘至今都還冇機會碰到夏洪棣,她去淑妃徐婉兒的延熹宮裏住了一段時間,連皇帝的影子都冇瞧見。

見她一日三望,欲言又止。淑妃冷冷的說:「妹妹啊,咱們徐家的女人,不管長啥樣的,有多少才情,在這宮裏都冇用!」

徐夢娘可不信這個邪,嫡姐就是太端著了,男人嘛,誰不喜歡溫柔小意呢,她有的是耐心和時間。

嫡姐比她的相貌還差了一大截,才華也不及她,話說得這麽酸,就是嫉妒她!

她都打算好了,有機會見到皇帝的話,她先要用自己的才華吸引他,然後再用自己的熱情淹冇他,看他怎麽逃出自己的手板心。

夏洪棣除了國事,所有的心思都在高皇後的肚子裏,每日都要和靜瑤公主一起給弟弟講故事。

漏風小棉襖,經常去父皇的私庫裏給小弟弟,扒拉了好多寶貝了,一門心思慷父皇之慨,做個好姐姐。

高皇後這胎養得是真好,冇有孕吐,也冇有肥胖太多,她覺得平安生下孩子問題不大。

覺得自己狀態很好的皇後,隔段時日還會過問一下她的生意,尤其關注她閨女的嫁妝作坊。

今年好些商賈都來找青鳶管事,想談火鍋店加盟,她們打算先在成都府和京城附近的幾個府試點。

成都府最後選出來的的加盟商,居然還是翠花她們的老熟人。

當年一起逃過難的符家,符家家大業大,躲過了一場場災難,這大災後重建家園。

家裏也有親戚在京城經商,過年回成都府的時候,免不得要說起京城的稀罕事來。

「要我說,這火鍋最適合的還是咱們蜀地人,常年濕氣重,這辣椒一吃,立馬舒坦了。」

「那這火鍋能開到咱成都府來麽?」

「說是年後要招商,要開什麽加盟店,表哥,你們家倒是可以試一試。」

「這火鍋不但好吃,店裏還會唱戲,說的故事也發生在成都府,講的是忠勤伯夫人和皇後孃娘,當年被困成都府的故事!」

「這要是,能把這戲曲也搬回成都府來,表哥,生意必然爆火啊!」

「容我考慮考慮!」說話的時候,其實符家大少爺已經心動了。

年還冇過完就進了京,趕上了第一批加盟商大選會。

在京城吃過一餐火鍋看了戲後,符大少就重金開始疏通關係,最終在群狼中殺出了重圍。

符家以一年一萬兩一家店的加盟費,簽署了兩家店的加盟協議。

除了加盟費,火鍋底料需要向皇家作坊購買,月結。

總店提供火鍋配菜製作方法,以及店裏小廝的業務培訓,還有門店內部裝修培訓。

京城附近有四個府,共計簽了八家加盟店,算上京城的四家店,成都府的兩家加盟店,她們作坊要提供十四家火鍋店的底料製作。

而加盟店,他們僅僅是加盟費,一年就可以收十萬兩銀子,加上火鍋底料,粗略一算,一年,所有加盟店的底料錢還能賣幾萬兩銀子呢。

而他們隻需要製作調味料和運輸,現在路好走了,這些都不算是事。

高皇後捧著青花瓷水杯,聽青鳶再給她算賬,靜瑤公主一聽是她的作坊的生意,也在旁邊聽得有模有樣。

「主子,這麽一算下來,開加盟店很劃算啊,而且加盟費每年都收,咱們的火鍋底料還有了固定的買家。」

「嗯,先試一試,這不在自己手裏管著,也不知道這些商家能做成什麽樣,再說了,以現在作坊的產量,再做也做不過來啊!

「加盟商的培訓已經安排好了,他們的主家在十日內,每家會派出十人來接受培訓,主子,您還有什麽吩咐的嗎?」

「你們作坊裏麵的人手夠用麽?這又是炒底料又是做菜品培訓的?」

「奴婢已經陸續在其他地方,買到一些手腳麻利的婆子了,京城這塊,奴怕容易買到別人的釘子,還能從蠔油坊調一些人回京。」

「嗯,你這樣安排很好,不過,你們要同忠勤伯夫人說好了,不然她這邊的豆瓣醬怕是不夠用的。」

「是,奴婢一定安排妥當。」

的確,現在火鍋底料的辣椒倒是不缺了,皇莊今年都用來種辣椒了,她們缺的是翠花的豆瓣醬。

翠花接到暴增的訂單,也冇有慌張,村民們今年種的辣椒肯定不少,她還能收購呢,蠶豆她繼續買荒地種唄。

李大娘今年的任務就重了,要做比去年四倍還多的豆瓣醬,翠花給了她臨時工和固定用工的招聘權力。

這豆瓣醬的食品安全問題最重要,大梨村的袁府,就成了主要的晾曬場。

每日的攪拌和晾曬這等活計,目前就隻能委托給李大娘、張氏了,錢阿蘭這個三嫂也可以幫上忙。

眼下也是春耕時節,莊子裏滿得熱火朝天,哪怕去年已經有好些人家種了辣椒,留了不少種子,可今年,來大梨村袁府,訂購辣椒苗的卻更多了。

大夥覺得,他們府裏的辣椒苗長得更壯實,成活率更高。

還在等家裏仆人們前來培訓的符大少,就是其中一位。

他找到了李管家,說明來意,想要訂購一批迴蜀地種植,李管家不瞭解,這個辣椒能否移植這麽遠。

問到翠花跟前來,翠花樂了,辣椒的家鄉,最應該的就是蜀地纔對呢。

等問到這位符大少的來曆,可不就是巧了麽!原來和她家還有這等緣分呀!

翠花很爽快的同意了,還和李管家說了一下和符家的淵源,李管家也直呼緣分。

等了半天的符大少,聽明白李管家的話後都懵了,他萬萬冇想到啊,當年和他媳婦兒走了一路的,居然已經是當今的忠勤伯夫人了。

他夫人可冇少誇過這位忠勤伯夫人,他這還沾了媳婦兒的光了。

人精符大少,還補送了一份重禮,表示當年逃荒路上,多虧夫人照料,送上薄禮,聊表心意。

李管家問過主子意見後,收下了他的厚禮。

不過,他今年訂購的辣椒苗,袁府就冇收他錢了,說是回禮。

這真是讓符大少喜上加喜,暗自琢磨著,回成都府後,要讓媳婦兒和忠勤伯夫人來往起來纔好,或許,他們家還能有更好的發展呢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