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章 猝不及防的大夏朝

-

“娘,娘!我回來了!”翠花在一陣孩童二重叫聲的聲音中醒來,茫茫然:地府?地府還有娃?眨眨眼,瞬間,大股記憶奔湧而來。

這,這居然趕上了穿越啊!她穿到了一個聽都冇聽過的朝代,大夏王朝,一個架空的朝代,一個有點類似明朝的朝代。

這裏的坐標也在西南,記憶裏的方言和穿越前的川話發音一致,太不可思議了。

原身也叫翠花,爹姓胡,名大海,家在深山上,屬於靠山吃山的山民,有一手打獵硝皮子的好手藝,還有些粗淺的拳腳功夫,娶了翠花娘張氏後生了三兒一女,女孩就是她了。

驚喜的是她還遺傳山民祖輩的大力氣,胡爹在教三兒子拳腳的時候也會把閨女捎帶上,雖然經常被張氏罵,女兒要嬌養(不知道大戶人家怎麽個嬌養法,但絕對不是她男人這般養小子的路數)。

張氏無奈,隻能在廚藝和女紅上給自己閨女多開小灶。翠花,翠花她都行,拳腳會點,廚藝不錯(隻要捨得放油鹽),女紅,做點衣裳啥的也拿得出手,隻要不要求繡花繡草。

原身性格就不是那要強的,很能聽勸,爹孃說啥都聽,也就長得比較唬人了。

三個哥哥也早就娶妻生子,孃家一串的蘿蔔頭,最愛姑姑回孃家。

大哥胡一牛,娶了上遊村趙秀才的女兒趙三娘,婚後三年抱兩,得一子(小山,6歲)一女(小花,4歲)。

胡二牛和胡三牛是雙胞胎,二哥胡二牛娶的是家對門山的閨女牛大妹,如今隻得一子(小川,3歲)。

胡三牛,用張氏的話來說就是眼睛被屎糊住了。娶的是下遊村賭鬼江麻子家的五女兒江來娣。張氏隻要提起江家就要翻白眼:

“就下遊村的江麻子家喲,十裏八村誰不嫌棄他家,生不齣兒子也就算了(江來睇家五朵金花),江麻子就是個賭棍,敗家子,他家人說窮得老鼠都不去!”

“老三,你個討債鬼,不聽老孃言,遲早要後悔!娶個媳婦都夠老孃買兩頭牛的錢了!”

三嫂江來娣,身嬌體弱,胡三牛昔日就是好顏色,看臉,花了高價彩禮娶回家。過起日子來,果然那一個一言難儘,至今育有一女(小草,5歲)。

原身那年嫁給了下遊村的袁黑娃,第二年就生了雙胞胎兒子,至今6年,男人在2年前還被抓了兵役。

剛纔的童聲二重嚎就是這倆崽子的聲音,原主之前秋收,暴曬多日後中暑暈倒,家裏請的郎中也冇有法子,喝了幾副藥讓她躺著休息幾日,冇料到古代的中暑是真的要了她的命,這下換了張翠花的到來。

回憶就在瞬間,來不及消化更多的資訊,翠花艱難的下床,挪到門檻上,大頭和二頭滿頭大汗的跑進來。

“娘...娘...你看,我們逮了好多魚,給你熬湯喝!”

翠花一看,血壓上湧,兩崽子全身光溜溜,一身的泥巴,一人拎了一個泥包袱,裏麵蹦躂著幾個鯽魚瓜子,真正的泥猴子啊!手癢!

看著這兩個依稀隻能看見眼白在轉動的泥崽崽,翠花腦海裏關於這倆的記憶撲麵而來:從能爬行開始,隻要不是吃和睡,一刻都不能停歇,更別提如今6歲(古人都講虛歲)上山下河就冇他們不敢去的地兒。

下遊村就是因著有條寬約50米的山河經過而得名,每年夏秋都有人下河遊水給淹死,家裏更是耳提麵命,不準下河遊水!

可惜,這倆崽崽陽奉陰違,你前腳出門,他們給你後腳溜縫,一天三頓打,把個翠花從一個糯嘰嘰的少婦折磨成了一個潑婦(潑辣的婦人)。

果然就冇有白吃的餡餅呀,閉閉眼,學著原主的口氣“你們給我滾過來!”一頓的扒拉,給他們沖洗身上的泥巴,一人賞了幾個屁股巴掌。

倆崽子可不怕他們娘!

“娘!你用點力!”老大最先挑釁。

“娘,你這是給我撓癢癢呀!”老二不甘示弱。

“娘,你的手痛不痛?”老大很懂事!

氣得翠花眼暈,不怕揍是吧?想了想,對大頭說:“老大,你明兒要是能帶著弟弟不去淘氣,娘不但今晚給你們講故事,明兒給你們做好吃的!”

翠花彷彿記得,種花養娃寶典,說是養崽就是要給一個巴掌再給一顆糖,還要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,冇有經驗的人,打算先拿這倆崽試驗試驗。

“好吃的!”二頭流著口水吸著手指,“要,娘你快做!”

“娘,講故事,我要聽!人家二狗子說,縣城的茶館裏麵,講的故事可好聽了!”大頭很期待,他可不是他弟那樣眼裏隻有吃食的娃。

“那你們明天要怎麽做?自己說說!”新手孃親上線,有點麻爪。

“我看著老二,不讓他下河滾泥巴!”大兒子一副小家長模樣上線。

“我保證明天不去捅埡口的鳥窩啦!”原來你還有這麽隱秘的搗蛋計劃!

“嗯,明天晚食前要按點回家,衣服不能邋遢,打架更是要不得啊!”取得了一點階段性勝利,馬上蓋章同意。

一陣忙乎,好不容易把晚食做好,老袁家冇分家的,大小七口人的飯,不過也簡單,這不剛收了秋糧,煮的大米粥,加了點酸菜在裏麵,一人一鬥碗。

別看人家崽崽小,飯量堪比成年人,碗比臉大,吃得唏哩呼嚕,讓翠花值得慶幸,這好養活也是個優點不是?她可記得,前世黑娃大哥家的大侄女,那真是再好吃的飯菜都跟吃毒藥一般,每天吃飯家裏就跟渡劫一般。

她就冇想過,她那會所在的是啥環境,現在是啥情況,還挑食,有得稀飯吃,就很不錯了!

-